湖南省科技活動周 | 綠色衛士名師宣講大隊赴平江宣講
發布時間:2025-05-30 17:33
科普星火點亮平江 生態科技浸潤校園
——湖南省綠色衛士名師宣講大隊賦能“科技瀟湘行”活動

在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湖南省綠色衛士名師宣講大隊以科技為筆、生態為墨,在平江描繪一幅生動的科普畫卷。5月29日,由綠色衛士宣講大隊樊晶晶、姜科、楊茜三位老師深入平江五中、安定中學、平江職中三所學校,為1000余名師生帶來兼具科學深度與人文溫度的科普講座,讓“科技瀟湘行(平江)”活動煥發獨特光彩。
候鳥翩躚啟智潤心濕地守護入腦入心

在平江五中的階梯教室內,樊晶晶教授以《“客”從遠方來——我們身邊的候鳥》為主題,將東洞庭湖濕地轉變為生動的課堂。她以“小天鵝”候鳥的遷徙和生活習性為例,深入探討了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此外,她還鼓勵學生們以東洞庭湖為榮,積極投身于生態保護事業,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共同維護我們共有的綠色家園,實現“萬物共生,和美永續”的愿景。
一滴水的科學旅程守護生命健康防線

在安定中學,姜科教授以《飲用水與健康》為主題,將飲用水安全知識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探秘之旅。本次科普講座聚焦飲用水與健康的科學關聯,強調飲水安全是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提升對水質風險的認知,并提供科學飲水指導。
科技之光照見未來生物多樣性守護有方

在平江職中,楊茜副教授以《科技賦能生物多樣性》為題,主要向同學們科普了人工智能監測、聲納探測等技術在瀕危物種保護中的應用;同時結合衛星遙感與大數據技術,展示如何構建“生態天眼”系統,監測棲息地變化,為物種保護提供科學決策支持。此外,她還介紹了AI物種識別小程序,學生可以通過拍攝植物或昆蟲圖片,實時獲取物種信息與保護現狀,體驗科技賦能下的公民科學實踐。
老師們一致表示,“平江行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價值觀的播種。當孩子們開始用生態視角觀察家鄉的稻田與溪流,用科技思維思考保護與發展,這就是科普最美的模樣。”活動結束后,三位老師收到了來自平江縣委縣政府的感謝信。
此次平江行活動標志著一個嶄新的起點,生態科普之光,正以星火燎原之勢,照亮更多青少年心中的綠水青山夢。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9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