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線一單”成果落地應用展示】之25:瀘溪高新區以“三線一單”為指導爭創“五好”園區
近年來,瀘溪縣委、縣政府堅守綠色發展理念,始終把綠色發展與生態保護有機相結合,全力打響、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的生態期盼,向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生態答卷。
特別是202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和《湖南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總體管控要求暨省級以上產業園區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發布以來,瀘溪縣大力推動高新區綠色轉型發展,以“三線一單”為指導,以綠色發展聚活力,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落實“三線一單”成果應用,引導園區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園區的產業承載力、要素集聚力和經濟輻射力進一步增強,有效地推動了園區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瀘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瀘溪高新區)于2007年設立,占地面積3.21km2,產業定位為以發展二類工業為主,選擇性地接納部分三類工業,工業發展方向為重點發展鋁產品加工、磷產品加工、錳、鋅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生物制藥,綠色食品加工業。2010年4月,瀘溪高新區被評為湖南省首批“承接產業轉移特色基地”;2017年12月,經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經信委、省財政廳聯合下文批復設立“湖南省(瀘溪)高性能復合材料特色產業園”。根據《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發展規劃》(湘政發[2020]4號),湘西州等6市州納入產業轉移示范區,其中瀘溪高新區納入承接產業主要承載地,主要重點產業為鋁加工、新金屬、生物醫藥。

園區現有企業主要為鋁加工、新金屬材料加工、生物醫藥、新能源材料等企業,產業布局合理,符合“三線一單”的管控要求。目前,園區企業生產的新材料產品已經廣泛運用到各行各業,有的甚至已成為國家行業標準,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微細球形鋁粉,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7%,出口20多個國家,已成為領跑整個行業的冠軍,瀘溪高新區不僅成為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更是創新創業者的樂園。
園區強化源頭治理,把好項目審批關和工程建設關,已建設30萬m2標準化廠房。在實際招商引資過程中,瀘溪高新區嚴格按照生態環境準入要求進行招商引資,按照“三線一單”中的產業定位、管控要求,嚴把項目準入關,堅決把項目與“三線一單”的相符性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對不符合產業定位、高污染、高風險、高能耗的項目一律不準進入高新區。
瀘溪高新區對標“三線一單”,完善了園區雨、污管網建設,建設了高新區污水處理廠,園區排水實施雨污分流,廢污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外排。園區還嚴格控制氣型污染物,企業一律不得新建燃煤鍋爐,園區建設了一座天然氣站,正在逐步完善天然氣管網建設。園區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園區企業工藝廢氣的無組織排放,各企業有工藝廢氣產污節點均已配置廢氣收集與處理凈化裝置,確保達標排放。園區建設了小微空氣自動監測站,實時監測片區空氣質量。園區做好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轉運、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工業企業產生固體廢物按國家有關規定綜合利用或妥善處置,嚴禁造成二次污染。對危險固廢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綜合利用或妥善處置,對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和經營單位,強化日常環境監管。園區建立健全環境風險防控體系,組織落實《瀘溪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提出的相關要求,加強環境風險事故防范和應急管理,加強對開發區環境風險重點防控企業的管理。建設園區雨水總排放口設置監視及關閉閥,設專人負責在緊急情況下關閉總排口,確保受污染的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等全部收集。

為解決“三線一單”中開發區北面(下風向)、東北側、西側涉及天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開發區東側緊鄰沅江干流及瀘溪沅水省級風景名勝區范圍等主要環境問題,目前園區正在開展調擴區工作。本次調區擴區對《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核準園區范圍進行調整,將園區與天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沖突、武水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紅線沖突區域退出園區范圍。根據湘發改工【2019】543號,瀘溪高新區被列為危化品生產企業的承接備選園區。通過本次調擴區,園區將申報化工園區,今后將嚴格按照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實施化工產業行業準入,入園項目必須是經相關部門認定的符合園區規劃的化工產業項目,考慮現有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上下游產業的配套規劃和招商引資,積極創建“五好”園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此同時,瀘溪縣以綠色發展為主線,以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重點,扎實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特別是今年以來,該縣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嚴格落實防控措施,認真抓好工業項目準入,不斷推動傳統工業產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升級。依法依規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切實強化執法監督工作,對全縣20多家工礦企業實行“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對發現的違法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不斷加大環境監測力度,隨時把握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建設了實時監測6項空氣質量指標自動監測站1座,對大氣環境質量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對重點污染源、地表水4個斷面定期開展監測,確保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標準。
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瀘溪縣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著力打造瀘溪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通過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實施,該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今年1-8月份,全縣空氣優良天數228天,優良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6.6%,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6%,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沅江、武水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國家Ⅱ類標準,縣城集中式飲用水達標率達100%,重點污染源達標排放率100%,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了良好、提升狀態,瀘溪縣被評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獎勵縣。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9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