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5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在省植物園舉辦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二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是“加大物種保護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由湖南省林業局主辦,湖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湖南省植物園、長沙市林業局承辦,第十二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于3月3日上午在省植物園園舉行,旨在呼吁社會各界參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拒食野生動物,拒絕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積極參與生態保護活動,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林山出席活動并講話,國家林草局貴陽專員辦、國家林草局中南調查規劃院、省林業局相關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湖南辦公室、省野保協會會員單位、快遞行業協會代表、餐飲行業協會代表、志愿者代表、媒體記者200余人參加。園黨委書記馬濤和在家班子成員參加活動。
▲2025年世界動植物日宣傳活動啟動
湖南地處長江中游,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全球同緯度地帶最有價值的生態功能區之一。近年來,省林業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林草局決策部署,不斷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過去一年,我省發布第4號總林長令,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啟動五省(區)候鳥遷飛通道跨區域聯合保護,實施候鳥保護兩年行動,新增候鳥保護重點區域8處。開展珍貴瀕危物種拯救保護行動和棲息地保護修復,我省新發現大型中華穿山甲棲息地2處,人工繁育并野化放歸白冠長尾雉50只。建立跨部門、跨行業協作機制,加強與執法部門、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合作,構建起完備的保護體系。聯合農業農村、公安、市場監管等11部門共同開展“清風行動”“網盾行動”,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過去一年,我省中華穿山甲、莽山烙鐵頭蛇、資源冷杉等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升,棲息地和生境質量有效改善。洞庭湖越冬水鳥創同期最高記錄,中華秋沙鴨分布地增至39處,范圍擴至四水流域,緊急救助麋鹿150余頭,野外回歸的資源冷杉、花櫚木、銀杉穩定存活。藍山縣開展檢視反思、雷霆打擊等六大專項行動,發布有獎舉報通告;湘潭市組織民間林長開展巡護清網行動11次,為維護生物安全、生態安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做出了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