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贛三市聯動護鳥飛,為南遷候鳥筑起“安全防線”
眼下正值候鳥南遷關鍵期,10月30日至31日,株洲市林業局牽頭,聯合江西省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候鳥通道保護管理站、遂川縣營盤圩鄉人民政府,及湖南株洲、郴州兩地“候鳥守護者”行動網絡7支護鳥志愿團隊的30多名護鳥志愿者代表和江西、湖南各市縣林業、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工作人員共計70人,齊聚千年鳥道牛頭坳共同開展“湘贛同心護鳥飛,共筑遷徙安全線”聯合行動,以跨省協作之力守護候鳥遷徙路,推動跨區域護鳥協作常態化。

此次行動聚焦“三防三促”核心目標是既防范非法獵捕、棲息地破壞與候鳥傷病,也推動湘贛護鳥力量協作、公眾生態意識提升與監測數據共享。
30日8時起,桂東志愿者團隊從桂東出發,途經青竹村-南風坳-營盤圩;資興志愿者團隊從資興市出發,途經龍鳳村-紅星橋-平樂村;株洲、醴陵、茶陵、炎陵志愿者團隊出發,途經水口鎮水西村-中村村-羅浮江,共同趕往炎陵縣下村鄉集結,沿途同步推進“三查三宣”:在G106國道、S240省道等候鳥遷飛通道,及村莊周邊林地、農田里,細致排查粘網、毒餌、捕鳥夾等非法工具,發現后及時登記并移交當地林業部門;用望遠鏡、無人機觀測斑嘴鴨、白鷺、紅尾伯勞等候鳥,記錄種群數量與飛行方向,實時將數據共享至“株洲野生動植物和候鳥保護交流群”等平臺;與當地林業站工作人員聯合巡查湘贛邊界“三不管”地帶,清理非法獵捕工具、記錄晨間候鳥遷飛數據,徹底打通跨省護鳥“斷點”;深入鷲峰村、青竹村、營盤村、梅竹村、小夏村,發放《候鳥保護法律法規手冊》《護鳥行動倡議書》,在村委會公告欄、村口大樹張貼宣傳畫報,并向村民講解“誤食毒鳥危害”“保護鳥類和野生動植物”有關政策,讓護鳥理念走進鄉村。

15時30分,株洲市2025年秋季“護鳥飛”志愿服務啟動儀式在炎陵縣牛頭坳候鳥保護站舉行。炎陵、遂川縣林業局領導、護鳥志愿者代表先后致辭,全體參與者共同宣讀湘贛邊“護鳥飛”行動宣言,株洲市林業局副局長謝交軍強調,跨區域協作是破解候鳥保護“邊界難題”的關鍵,要以此次行動為契機,推動跨區域協作常態化,確保候鳥遷徙平安過境。

隨后,湘贛護鳥志愿者一行奔赴營盤圩環志站,默契協作完成記載記錄鳥類環志。纖細腳環記錄遷徙密碼,展翅飛鳥回歸自然懷抱,用行動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營盤圩環志站里,志愿者分工明確:捕捉、稱重、環志、記錄,每一步細致嚴謹。環志結束后,參與放飛托鳥的志愿者緩緩抬臂,掌心朝前一送,鳥兒先是在指尖頓了頓,隨即振翅掠過草地,融入遠方的林梢,留下一串清脆的啼鳴在空氣中散開。小小的環志是候鳥的“旅行護照”,志愿者的雙手則是它們安全遷徙的溫暖護航者。

夜幕降臨后,志愿者們來到營盤圩萬鳥嶺——這里是候鳥夜間集群棲息的“中轉站”,20時30分至24時的夜間巡護隨即展開。大家攜帶手電、對講機、紅外相機、急救包,與當地林業和生態環保部門聯合巡查湘贛交界“三不管”地帶,分組沿山頂觀測臺、山腰竹林、山腳溪流巡查,重點防范非法燈光誘捕、投毒等行為;對嶺東坳口、西坡松樹林等往年非法獵捕高發區域,細致檢查是否有可疑燈光、人員蹤跡,用紅外相機記錄候鳥棲息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通過對講機溝通,實現“發現問題、協同處置”無縫銜接。
31日上午,志愿者一行先后來到下村鄉農貿集市、筷子簍水庫和清溪村等候鳥遷飛重要通道、棲息地、覓食地開展巡護宣傳活動。各團隊負責人還通過互聯網視頻召開總結會,匯報拆除粘網、發放宣傳資料、環志候鳥等成果,還圍繞湘贛邊護鳥協作的優化方向展開討論,為兩地建立候鳥保護長效機制打下堅實基礎。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9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