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州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擬審批公示
經審議,我廳擬于近日內批準《湖南岳州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現就項目環評相關情況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向我廳來信來電進行反映。
聯系地址:長沙市萬家麗中路三段118號
郵編:410014
聯系電話:0731-85698073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湖南岳州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 |
建設地點 |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汨羅市、平江縣 |
建設單位 |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項目概況 |
湖南岳州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以下簡稱“本工程”)屬于湖南岳州電廠的配套送出線路工程,工程建設是為了提高系統電源支撐,改善電網結構,提高供電可靠性,并滿足湖南全省及湘北、湘東地區電力負荷增長的需要,因此,工程的建設是必要的。 本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新建岳州500kV開關站工程、新建昆山~羅城Ⅰ、Ⅱ回π入岳州開關站500kV線路工程和新建岳州電廠~岳州開關站雙回500kV線路工程。 (1)新建岳州500kV開關站工程:本期新建500kV出線間隔6個(至昆山2回、羅城2回、岳州電廠2回)。 (2)新建昆山~羅城Ⅰ、Ⅱ回π入岳州開關站500kV線路工程:1)新建昆山~羅城Ⅰ回π入岳州開關站500kV線路工程:將500kV昆山~羅城Ⅰ回線路π入岳州500kV開關站,新建線路路徑全長2.58km,全線采用單回架設。此外,需拆除原500kV昆山~羅城Ⅰ回68#~73#段線路,拆除線路長度約2.1km,拆除桿塔6基。2)新建昆山~羅城Ⅱ回π入岳州開關站500kV線路工程:將500kV昆山~羅城Ⅱ回線路π入岳州500kV開關站,新建線路路徑全長7.42km,全線采用單回架設。此外,需拆除原500kV昆山~羅城Ⅱ回68#~75#段線路,拆除線路長度約2.6km,拆除桿塔8基。3)昆山~羅城500kV線路(羅城側)去同桿化改造工程:改造線路路徑全長6.6km,全線采用單回架設。此外,需拆除原500kV昆山~羅城Ⅱ回192#~194#段線路,拆除線路長度約0.7km,拆除桿塔2基。 (3)新建岳州電廠~岳州開關站雙回500kV線路工程:分為新建岳州電廠~岳州開關站Ⅰ回500kV線路工程和新建岳州電廠~岳州開關站Ⅱ回500kV線路工程,新建線路路徑全長30.6km,其中單回架設18.8km,同塔雙回單邊掛線11.8km。 本工程建設地點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汨羅市、平江縣。工程計劃2027年建成投產,靜態總投資約為47011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約為443.5萬元,占總投資0.94%。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環境影響及環保措施 1.施工期噪聲 加強施工期的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控工作,采用噪聲水平滿足國家相關標準的施工機械或采取帶隔聲、消聲設備的機械,控制設備噪聲源強;優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限制夜間高噪聲施工;盡量選擇在晝間且噪聲敏感建筑物分布少的路段進行運輸,減少對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影響;運輸材料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時應做到輕拿輕放。 2.施工期揚塵 加強材料轉運、存放與使用的管理,合理裝卸,規范操作,對于易起塵的材料應采取覆蓋措施;進出場地的車輛限制車速,場內道路、堆場及車輛進出道路應定時灑水,保持濕潤,避免或減少產生揚塵;合理組織施工,盡量避免揚塵二次污染;施工棄土棄渣應集中、合理堆放,遇天氣干燥時應進行人工控制定期灑水;建設單位應該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施工工地和道路揚塵管控工作的通知》(建辦質〔2019〕23號)、《建筑與市政施工現場安全衛生與職業健康通用規范》(GB55034-2022),以及沿線地方住建部門等相關部門的揚塵治理要求。 3.施工期廢水 施工生產生活區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分別設置臨時污水處理裝置,做好防滲處理,加強管理,不得外溢;將物料、車輛清洗廢水、建筑結構養護廢水集中,經過沉砂處理循環利用;做好施工場地周圍的攔擋措施,盡量避免雨天開挖作業;同時要落實文明施工原則,不外排施工廢水;塔基混凝土澆筑盡量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時禁止在塔基處臨時拌合,不產生混凝土攪拌廢水;臨近水體(尤其是鐵山水庫北干渠)的塔基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控制混凝土使用量,確保不滲入水體;臨近水體塔基基礎盡量采用掏挖式基礎,減少施工范圍,減小施工擾動對附近水域產生影響。 4.施工期固體廢物 臨時土石方應集中堆放、及時回填,以減少棄土棄渣的產生;開關站施工人員在施工生產生活區內產生的生活垃圾及施工過程中的建筑垃圾應分開堆放,并安排專人專車及時清運或定期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地點處置,使工程建設產生的垃圾處于可控狀態;剝離的表土全部回覆于塔基區用于植被恢復,嚴禁就地傾倒壓占塔基占地范圍外植被或順坡溜棄;輸電線路施工現場不設置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員自行收集后帶回租住地,統一交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禁止在施工現場隨意丟棄;施工臨時占地采取隔離保護措施,如鋪設彩條布、草墊或棕墊,防止施工活動破壞地表植被;施工結束后將多余砂石料、混凝土殘渣等及時清除,以免影響后期土地功能和植被恢復,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5.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 路徑方案設計時綜合考慮沿線林地的分布,盡量從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的區域通過,對未能避讓的林地采用高跨的方式通過;桿塔設計時盡量選用檔距大、根開小的塔型;在保證線路運行安全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檔距,減少桿塔數量;施工前加強現場踏勘,優化施工場地范圍、牽張場、材料場等布局,盡量利用現有場地或貧瘠土地,減少占用基本農田,優化施工便道設計,充分利用現有道路,減少新建施工臨時便道。 (二)營運期環境影響及環保措施 1.電磁環境:電磁環境敏感目標處的工頻電磁場能夠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中規定的4000V/m、100μT的公眾曝露控制限制要求。 2.聲環境影響:變電站、線路沿線噪聲敏感目標聲環境質量能夠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的相關標準要求。 (三)運行管理和宣傳教育 1.對當地群眾進行有關電磁環境宣傳工作。 2.建立各種警告、防護標識,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3.依法進行運行期的環境管理工作。 4.工程建成后需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
公眾參與情況 |
建設單位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要求,分別于2024年9月2日、2025年4月22日~2025年5月7日、2025年6月27日,在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官網上進行了3次網上公示。2025年4月22日,在工程電磁和聲環境敏感目標處或其所在行政村的村委會公告欄張貼相關信息,開展了現場公示。2025年4月25日、2025年4月28日,在三湘都市報開展了2次報紙公示。 環境影響評價信息發布后,至意見反饋截止日期,未收到與本項目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措施有關的建議和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