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丈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日產2500噸新型內循環水泥熟料懸浮沸騰煅燒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擬審批公示
經審議,我廳擬于近期對《湖南古丈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日產2500噸新型內循環水泥熟料懸浮沸騰煅燒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批復,現就項目環評相關情況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向我廳來信來電進行反映。
聯系地址:長沙市萬家麗中路三段118號
郵編:410014
聯系電話:0731-85698069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湖南古丈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日產2500噸新型內循環水泥熟料懸浮沸騰煅燒技改項目 |
建設地點 |
古丈縣工業集中區湖南古丈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 |
建設單位 |
湖南古丈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湖南宇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項目概況 |
湖南古丈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擬投資23757.7萬元,在古丈縣工業集中區現有廠區內建設日產2500噸新型內循環水泥熟料懸浮沸騰煅燒技改項目,在不增加原項目產能基礎上,建設一套新型內循環水泥熟料懸浮沸騰煅燒系統(懸浮沸騰爐規格:Φ9.2m),替換現有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燒成系統(回轉窯規格:Φ4.0×60m)。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一座10KV配電站,一座沸騰煅燒框架及相關配套設施等,同時進行窯尾廢氣超低排放改造。項目主要原料包括石灰石、硅石、砂巖、剝離土、頁巖及鐵礦石、有色金屬灰渣(一般工業固廢),燃料包括煤和橡膠灰。達產后,保持公司年產水泥熟料75萬噸生產規模、年產水泥100萬噸不變,保持水泥熟料生產線協同處置一般固廢10萬噸/年不變。本項目給水、供電、原燃料儲運等公輔設施均依托現有工程。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二、建設單位在工程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過程中,必須全面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并著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落實“以新帶老”要求。按照水泥行業環保績效A級要求進行建設。本項目建成后,除車輛卸料口外,進一步封閉原料庫。在雨水排放口設置切斷閥門+8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廠區西側建設一座50m2一般固廢暫存間,廠區南側設置一處地下水監控井。實施窯尾廢氣超低排放改造,增加SCR+干式脫硫措施。 (二)落實廢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分類收集、分質處理”的原則,規范現有廠區給排水系統和廢水處理設施。設備冷卻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循環冷卻系統,不外排;余熱發電鍋爐循環冷卻排污水及水處理反沖洗廢水沉淀后回用于廠區灑水降塵、綠化用水使用,不外排;初期雨水經收集絮凝沉淀處理后回用于設備冷卻用水、道路灑水、綠化等過程,不外排;生產廢水經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24)標準要求后循環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進入自建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三級標準排入園區市政污水管網,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 (三)落實廢氣污染防治措施。嚴格控制無組織粉塵排放,石灰石原料運輸車輛須采取封閉覆蓋、抑塵措施;窯尾廢氣采用預分解爐SNCR脫硝+SCR脫硝+干法脫硫+布袋除塵處理后經現有104m高排氣筒排放;熟料輸送廢氣、窯灰倉廢氣經密閉收集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分別經15m排氣筒排放;石灰石破碎粉塵、石灰石輸送廢氣、石灰石配料庫收塵廢氣、聯合儲庫(砂巖、煤)物料堆存廢氣、立磨收塵廢氣、生料均化庫收塵及輸送轉載廢氣、煤磨及原煤倉物料輸送轉載廢氣、橡膠灰配料輸送廢氣等水泥熟料生產廢氣依托現有16套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現有排氣筒排放。窯頭窯尾安裝在線監控系統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顆粒物、SO2、NOX、NH3等污染因子有組織排放執行《工業爐窯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43/3082-2024)表1水泥工業污染物排放限值,氟化物有組織執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表2中標準限值,氯化氫、氟化氫、二噁英及重金屬等污染物執行《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物控制標準》(GB30485-2013)表1中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 (四)落實工業固廢管理措施。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分類收集、貯存、利用和處置,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要求與措施,確保不造成二次污染。危險廢物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收集暫存在危廢暫存間,交由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一般固廢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要求管理。委托他人運輸、利用、處置的,應當對受委托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并在合同中約定污染防治要求。 (五)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基礎減振、消聲、建筑隔聲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 (六)加強環境風險防范。配備專職環保管理人員,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配備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并制定切實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嚴格做好氨水、柴油等危險物質在運輸、儲存及使用全過程的管理,切實防范事故環境風險。加強拆除過程中的環境風險防范,拆除產生的窯灰全部收集后按照危險廢物要求管理。合理規劃拆除時間,降雨時期不得施工,加強拆除期間雨水監測和管理,嚴格禁止初期雨水外排。 (七)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本項目實施后,全廠總量控制指標為二氧化硫65.625t/a,氮氧化物93.75t/a,COD1.31t/a,由現有工程總量控制指標核減,納入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總量控制管理。 |
公眾參與情況 |
本項目環評期間,建設單位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 第4號)的要求進行了以下公眾意見調查工作:于2024年12月31起,在全國建設項目環境信息公示平臺網進行了項目第一次環評信息公示;于2025年3月2日起,在全國建設項目環境信息公示平臺網進行了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公示;同時在《團結報》上進行了登報公示,在古丈工業集中區管委會進行現場張貼公示;項目征求意見稿公示期間,沒有接到反對意見。2025年4月3日起,省生態環境廳在廳官網對建設項目環評報告進行了10個工作日公示,期間未收到反饋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