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時間:2025-07-07 08:09 【字體:大 中 小】
經審議,我廳擬于近期對陜煤汨羅2×100萬千瓦燃煤發電工程鐵路專用線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批復,現就項目環評相關情況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向我廳來信來電進行反映。
聯系地址:長沙市萬家麗中路三段118號郵編:410014
聯系電話:0731-85698065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陜煤汨羅2×100萬千瓦燃煤發電工程鐵路專用線
|
建設地點
|
湖南岳陽汨羅市
|
建設單位
|
長安電力華中發電有限公司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湖南省國際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
項目概況
|
長安電力華中發電有限公司擬投資48176.3萬元實施陜煤汨羅2×100萬千瓦燃煤發電工程鐵路專用線工程,該線路自古培塘站南端廣州端接軌,沿既有京廣鐵路西側向南走行約3000米后在古培敬老院南側右轉下穿省道S210后到達電廠企業站,線路全長5138米。改擴建既有古培塘站,擴建現有信號樓,設置到發線(交接線)2股,每股有效長度1050米;機待線2股,每股有效長度50米。新建電廠站,擬布置6股道,其中設置重車線、空車線各2股,每股有效長度1050米;機車走行線1股,有效長度1031米;機車整備線(機待線)1股,有效長度100米,配套建設電廠站相應的辦公生活及輔助用房。結合《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陜煤汨羅2×100萬千瓦燃煤發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湘環許決字〔2024〕417號)及環評報告書,本項目電廠站翻車機房及其裝卸、除塵設備已在《陜煤汨羅2×100萬千瓦燃煤發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中開展評價,由長安電力華中發電有限公司實施建設。該專用線設計時速40千米/小時,初期(2030年)、近期(2035年)和遠期(2045年)貨物列車對數分別為4對/日、4對/日和7對/日,初期、近期運貨量為335萬噸/年,遠期貨運量為670萬噸/年,運輸貨物品類為煤炭。項目永久占地27.46公頃,臨時占地1.17公頃。項目土石方開挖總量126.83萬方,填方29.02萬方,棄方97.81萬方,項目不設取土場、棄土場。項目占地及評價范圍內不涉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天然林、一級公益林等環境敏感區,項目所在地屬于白水江、白沙河中游縣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XZ06812),已通過省水利廳組織的關于水土保持方案的專家審查會。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5.23公頃,未取得建設用地批復前,本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根據《報告書》和專家意見,結合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關于<陜煤汨羅2×100萬千瓦燃煤發電工程鐵路專用線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意見的報告》(湘環事評環〔2025〕15號)、岳陽市生態環境局的預審意見,該項目符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及相關規劃要求,在全面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本批復要求的前提下,項目建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和控制,我廳原則同意該項目建設。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項目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須全面落實《報告書》及本批復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并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嚴格落實生態保護措施。嚴格控制工程用地和施工范圍,施工臨建區設置在電廠站永久占地范圍內,減輕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嚴禁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公益林、天然林范圍內設置各類臨時工程。采用綠色施工工藝,加強邊坡防護,嚴格落實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現場設置護坡、臨時攔擋、臨時截排水溝、沉砂池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施工結束后及時對施工場地采取生態修復。做好路基邊坡、站場綠化工程,美化項目周邊設施景觀環境。
(二)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陜煤汨羅電廠項目臨時生活區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抑塵,不外排。施工廢水經絮凝沉淀、隔油除渣等處理后用于施工場地灑水抑塵。沿線涉水施工選擇在枯水期進行,橋梁鉆孔樁施工產生的泥漿干化處理后優先用于填方工程,施工廢水不得直接排入水體。嚴格管理施工機械,嚴防油料泄漏和傾倒廢油料。運營期電廠站生活污水經收集后排入電廠項目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后回用,電廠站含煤廢水依托電廠翻車機室和煤場附近的煤水處理站處理后回用于輸煤系統沖洗補充用水,不外排。古培塘站生活污水經“以新帶老”措施提出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一級標準后排放至周邊溝渠。加強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維護管理。針對污水處理設施、危險廢物暫存場所等,采取重點防滲措施,防止對土壤環境和地下水環境等造成污染。
(三)嚴格落實噪聲及振動污染防治措施。建設單位應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在施工期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和環境管理計劃,優選低噪聲施工機械和施工工藝,合理安排物料運輸線路和時間,必要時在施工現場進行圍擋或設置移動聲屏障,對于噪聲較大的固定聲源采取減振基座等降噪措施,避免夜間施工,防止噪聲和振動污染擾民。對噪聲預測超標的3處聲環境保護目標因地制宜設置聲屏障,在K0+650~K1+250段(培塘村居民點1)京廣線左側山體設置600延米、高于最近軌面3.5米聲屏障;K0+900~K1+000段(培塘村居民點2)京廣線右側山體設置100延米、高于最近軌面3.5米聲屏障;K1+200~400段(大唐老居民點)右側設置200延米、高3.5米聲屏障,確保超標路段聲環境質量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相應類別標準限值要求。合理規劃鐵路兩側土地功能,建設單位應配合地方政府及其相關主管部門依法加強線路兩側及站場周邊用地的規劃控制和優化調整,在噪聲和振動達標距離內不得新建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福利等敏感建筑物。加強鐵路管理、提高鐵路裝備技術含量,進一步降低鐵路噪聲的影響。預留環保資金,運營期開展噪聲、振動跟蹤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必要時采取增補或強化降噪減振措施,確保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相應標準要求,確保項目周邊環境保護目標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及《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GB10070-88)相應標準要求。
(四)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項目施工期應嚴格執行《岳陽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等大氣污染防治相關規定,施工現場嚴格落實“8個100%”。強化施工期灑水抑塵、濕法作業、車輛清洗、密閉運輸、路面硬化、限速行駛等措施,控制施工期揚塵污染。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設置混凝土攪拌站。施工期無組織大氣污染物排放應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的無組織排放監控限值。
(五)落實固體廢物的收集、處置措施。固體廢物應依法分類妥善處置。項目充分回填利用后的土石余方運至湘陰縣虞公港鐵路專用線工程用于路基填筑,淤泥等棄渣由湖南中楚興科技有限公司依法依規進行資源化利用消納,應采用專業渣土車運輸并進行遮蓋,避免途中散落。生活垃圾和站場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交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置。運營期車輛、設備檢修過程中產生的廢機油、廢潤滑油和含油抹布、手套等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規范處置。危險廢物在站場內的堆放、貯存、轉移應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的相關要求,防止產生二次污染。
(六)加強環境風險防范工作。落實《報告書》提出的事故風險防范措施及環境風險管理要求,嚴防事故發生,避免或者減緩環境風險情況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
公眾參與情況
|
采取網絡及報紙公示、張貼公告方式依法依規開展公眾參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