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吉鐵路煤炭集疏運系統岳陽港區鐵路專用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擬審批公示
經審議,我廳擬于近期對浩吉鐵路煤炭集疏運系統岳陽港區鐵路專用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批復,現就項目環評相關情況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向我廳來信來電進行反映。
聯系地址:長沙市萬家麗中路三段118號 郵編:410014
聯系電話:0731-85698065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浩吉鐵路煤炭集疏運系統岳陽港區鐵路專用線工程 |
|
建設地點 |
湖南岳陽云溪區 |
建設單位 |
湖南岳陽鐵水集運煤炭儲備有限公司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 |
項目概況 |
湖南岳陽鐵水集運煤炭儲備有限公司擬投資17.69億元實施浩吉鐵路煤炭集疏運系統岳陽港區鐵路專用線工程,該專用線自坪田站東咽喉北側接軌引出,沿浩吉鐵路北側向東行進,于許廣高速公路岳陽服務區西側拐向北,并行許廣高速公路西側向北前行,跨過國道G107云溪大道、經巴陵立交互通南側拐向東上跨許廣高速公路,之后線路上跨省道S209,經魯家湖引入岳陽煤炭儲備基地,設南洋洲站。專用線正線全長21.514千米,全線共設2座車站,其中:坪田站為改建接軌站,新增到發線2條,每條有效長1050米,并預留延長到1700米條件;南洋洲站為新設站,自坪田端咽喉分別設裝卸場和空車場,裝卸場設重車線4條(含正線),空車線2條,貫通式裝車線1條,有效長均為1050米,在坪田端咽喉預留延長至1700米建設條件;空車場設空車線4條,有效長均為1050米;機車整備所在專用線站房側坪田端咽喉接軌,所內設機車整備線和待班線各1條,有效長均為70米;同步新建站場綜合樓、宿舍樓、配電所及區間無線基站。根據《岳陽市生態環境局云溪分局關于岳陽鐵水集運煤炭儲備基地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審批意見》(岳環云分評〔2021〕4號)及環境影響報告表,本項目不包含貨物裝卸建設內容,南洋洲站內翻車機房小區、火車裝車區、輸煤皮帶廊等屬于岳陽鐵水集運煤炭儲備基地工程內容,由湖南岳陽鐵水集運煤炭儲備有限公司實施建設。該專用線設計時速80千米/小時,初期、近期貨物列車對數為19對/日,遠期貨物列車對數為20對/日。項目工程挖方133.97萬方,填方93.73萬方,無借方,棄方40.24萬方用于綜合利用,項目不設棄渣場、取土場。項目永久占地面積71.84公頃,臨時占地3.63公頃,項目占地范圍內不涉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該項目已取得省發展改革委的核準批復和省水利廳對水土保持方案的行政許可。 根據項目《報告書》和專家評審意見,結合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關于〈浩吉鐵路煤炭集疏運系統岳陽港區鐵路專用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意見的報告》(湘環事評環〔2025〕19號)以及岳陽市生態環境局的預審意見,該項目符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及相關規劃要求,在全面落實區域環境整治方案、《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本批復要求的前提下,項目建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和控制,我廳原則同意該項目建設。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項目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須全面落實《報告書》及本批復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并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嚴格落實生態保護措施。從生態保護角度進一步優化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案,控制工程用地和施工范圍,合理安排工期,減輕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嚴禁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公益林等環境敏感區內設置各類臨時工程。采用綠色施工工藝,加強邊坡防護,盡量減少路基開挖創面,落實水土保持方案,采取設置護坡、臨時攔擋、臨時排水溝、沉砂池等各項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和減少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壞。施工前對表土進行剝離單獨堆存,并加強堆存的環境管理,用于后期植被恢復和農田復耕。及時做好工程開挖面、施工便道、涉水大橋兩岸及淤泥干化場等區域的復墾或生態恢復。強化景觀設計,做好路基邊坡、站場綠化工程,確保工程與周圍自然環境相協調。項目評價范圍內涉及湖南云溪白泥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育區(撇洪渠),施工期應加強管理,設置保護標識牌,不得在濕地公園內設置臨時工程,施工期和運營期污廢水不得排入撇洪渠。 (二)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人員生活污水設隔油池、化糞池處理后回用作周邊農肥,不外排。跨河橋梁基礎施工選擇在枯水期進行,涉水橋墩采用編織袋土圍堰,橋梁鉆孔樁施工泥漿廢水經沉淀池處理后,上清液泵入泥漿池回用沉渣干化后回用作填方或覆土;基坑廢水及施工生產廢水設沉淀池處理后回用作灑水降塵,不得直接排入水體;嚴格管理施工機械,嚴防油料泄漏和傾倒廢油料。運營期坪田站和南洋洲站內采取雨污分流制,站內生活污水在場內設隔油池、厭氧濾池預處理后,進入SBR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標準后經中水系統回用做站內綠化灌溉、道路清掃用水;南洋洲站四周設截排水溝,初期雨水經沉淀過濾后優先回用于場內道路澆灑和綠化灌溉,無法回用的引至附近溝渠。 (三)嚴格落實環境噪聲及振動污染防治措施。建設單位應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和環境管理計劃,優選低噪聲施工機械和工藝,合理安排物料運輸線路和時間,必要時設置圍擋或移動式聲屏障,對于噪聲較大的固定聲源采取減振基座等降噪措施,避免夜間施工,避免晨昏及夜間進行爆破作業,采用低噪聲爆破技術,防止噪聲和振動污染擾民。結合噪聲影響預測結果,運營近期預測超標的20處現狀保護目標,對線路兩側噪聲預測超標的敏感建筑物采取直立式聲屏障、廠界磚砌圍墻等措施,同時結合區域聲環境整治方案(岳云政函﹝2025﹞48號)進行降噪治理。坪田村木魚組、桃李村油榨組、李家組、新鋪村閭家組、東風社區艾家壟組采取3米高路基聲屏障,建軍村上胡組、周家組、下胡組、楓橋湖村湖彭家組采取2.3米高橋梁聲屏障,建軍村白馬組、基隆村汪熊組、基隆村月形組、楓橋湖村胥盧畈組、楓橋湖村胡家壟組采取3米高路基聲屏障和2.3米高橋梁聲屏障;建軍村老屋組和新鋪村陳畈組采取2.3米高橋梁聲屏障+既有許廣高速、國道G107及匝道聲環境整治措施,丁山村大眾組采取南洋洲站廠界2.5米高圍墻+既有輸煤管帶機聲環境整治措施,丁山村劉家組、苦竹垅組采取既有輸煤管帶機聲環境整治措施,白泥湖村柳港組采取南洋洲站廠界2.5米高圍墻+既有輸煤皮帶機聲環境整治措施,上述20處聲環境保護目標采取降噪措施后確保聲環境質量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要求。結合振動影響預測結果,運營期預測超標的9處現狀振動保護目標,對建軍村上胡組、周家組、下胡組,新鋪村陳畈組、零星居民點、閭家組,東風社區艾家壟組,基隆村汪熊組、月形組9處保護目標共16戶居民房采取振動環保拆遷措施,拆遷后沿線振動保護目標全部滿足《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GB10070-88)要求。下階段,應針對聲屏障開展專項設計,確保其形式、結構、材質、長度、高度等滿足降噪效果要求,并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和標準規范要求。加強鐵路管理、提高鐵路裝備技術含量,進一步降低鐵路噪聲的影響。預留環保資金,運營期開展噪聲、振動跟蹤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必要時采取增補或強化降噪、減振措施,確保滿足聲環境質量及振動標準要求,切實維護沿線公眾合法權益。沿線地方政府及其相關主管部門依法加強線路兩側用地的規劃控制和優化調整,噪聲和振動超標范圍內不得新建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福利等噪聲敏感建筑物。 (四)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項目施工期應嚴格執行《岳陽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等大氣污染防治相關規定,施工現場嚴格落實“8個100%”。合理布置施工材料堆場,采取灑水抑塵、濕法作業、車輛清洗、密閉運輸、路面硬化和限速行駛等措施控制揚塵污染,施工期揚塵無組織排放應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要求。混凝土拌合站料倉、皮帶機、攪拌機樓等采用全封閉設計,粉塵設除塵設備處理達《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和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運營期加強南洋洲站內燃機車性能維護,減少燃油廢氣排放;坪田站和南洋洲站食堂油煙設集氣罩和高效油煙凈化裝置處理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后經專用煙道引至屋頂排放。 (五)落實固體廢物的收集、處置措施。施工期固體廢物應依法分類妥善處置,建筑垃圾盡量回填利用,不能利用的及時運往當地建筑垃圾處置場處理;土石方棄渣外運至渣土協議單位回填,不得亂堆亂棄;固體廢物的堆放、貯存、轉移應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相關要求。運營期南洋洲站內燃調機日常檢修保養產生的少量危險廢物置于危廢暫存間,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 (六)加強環境風險防范工作。落實《報告書》提出的施工期和運營期事故風險防范措施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要求,防止事故發生,避免或者減緩環境風險情況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
公眾參與情況 |
建設單位依法依規開展了公眾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