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環保廳2011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索引號:430S00029/2012-52684
- 題裁分類:
- 發布機構: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 發文日期: 2012-03-29 00:00
- 主題分類:環境監測、保護和治理
- 主題詞:
- 名稱: 湖南省環保廳2011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湖南省環保廳2011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湖南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要求,由湖南省環保廳編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咨詢處理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復議、訴訟情況,其它相關工作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說明和指標統計附表。本年度報告的電子版可以在湖南省環保廳公眾http://www.hbt.hunan.gov.cn上下載。如對本年度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湖南省環保廳辦公室聯系(地址:長沙市萬家麗中路三段118號,郵編:410014,電話:0731-85698012)。
一、概述
2011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的要求和部署,在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深化環保信息公開內容,改進環境管理與服務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1、強化組織領導。我廳高度重視環保政務公開工作,將政務公開作為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和重大行政決策、提高行政效能和促進公眾參與的重要手段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廉政建設、效能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部署,并納入年度目標任務和考核范圍。健全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辦公室歸口管理、監督室監督檢查、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的領導體制,成立了由廳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各處室、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廳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政務信息公開的具體工作,明確專人專崗負責。
2、嚴格督查考核。根據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務公開辦的目標要求,廳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政務公開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要點,強調要求機關各處室把深入學習貫徹政務公開相關會議精神作為當前政務公開工作的重點,明確工作目標,加大公開力度,在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切實貫徹會議精神的基礎上,把政務公開工作與效能建設結合起來,與廉政建設結合起來,與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并按照“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的方針,對具體工作任務予以分工。同時,將政務公開任務與年度目標、效能建設、政風行風等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檢查、同步檢查評比,上下聯動,整體推進,使政務公開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3、加強載體建設。 2011年我廳安排了專項資金用于信息網絡建設和環保廳公眾網改版升級,同時安排了多名信息管理人員,保障了信息暢通、準確、可靠。為了使公眾及時了解省內有關環境質量信息,我廳建立環境質量信息定期發布制度,以周報形式,在省廳門戶網站發布全省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報告;以月報形式在省廳門戶網站發布全省重要流域主要斷面水質、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和主要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報告;每年堅持公開發布“湖南省環境狀況公報”;在汛期、湘江枯水期等重要環境敏感期,及時公開湘江等重要流域水環境質量狀況。為了使公眾及時了解省內有關企業履行環保法律法規情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我廳研究制定了《湖南省環保不達標企業定期公布制度》,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定期公開轄區內超標、超總量排污企業名單及相關環境信息。對省級立案查處的重要環境違法案件,在網上公開行政執法規范性文件和行政處罰決定書。
4、精簡辦事流程。2011年,政務中心不斷完善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環節,力求規范透明、便捷高效。并將每一個管理環節和承擔的職責明確到具體崗位,以確保各項職能全部落實到位。逐一繪制了職權運行流程圖,在省廳公眾網上向社會進行了公布,有力地規范了權力運行行為。
二、主動公開情況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的信息有80條,主要是通知、通告類文件,內容涉及飲用水安全、環境安全隱患大排查、企業清潔生產審計等事關公眾環境健康的內容。這類信息的公布,有利于公眾和相關責任主體加強對影響公共安全的污染防范。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屬于行政行為方面的信息有682條,主要是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此類信息能使涉及污染企業、環保產業和基層環保機構等,明確行政項目申報、辦理及合法經營等內容,引導依法辦事、程序辦事、合法維權等利益保障。
屬于一般工作動態的其他信息6347條,主要是方便公眾了解我廳和市縣環保系統一般工作性進展。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本廳通過多種渠道向社會公開、公布。渠道之一,在“湖南環保廳公眾網”各欄目將產生的各類信息及時在網上予以發布。開設網站信息搜索功能,通過互聯網手段,使信息的查閱、檢索更加方便、快捷。在網站上開辟公開指南、領導信息、機構職能、咨詢投訴等欄目,方便網絡互動。湖南環保廳公眾網累計點擊率達200萬人次。渠道之二,在本單位內部實行政府信息公開首問負責制,明確要求每個干部職工都有為公眾提供信息解讀的責任和義務,便于服務對象了解和掌握有關政府信息的公開內容。
信息公開堅持便民利民,不斷增強信息公開的深度和廣度,更好地貼近和服務民生。為了使公眾及時了解省內有關環保政策的情況,我廳建立了公文信息公開發布制度,公文在擬制審批過程中,就要求承辦處室根據政務公開有關規定,提出是否公開、依申請公開和不予公開意見,經辦公室審查和分管廳領導審批。對應該公開的,要求在發文后10日內在門戶網站予以公布。
三、依申請公開信息情況
本廳2011年度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0件(其中網上申請8件,信函申請2件)。
四、政府信息公開咨詢處理情況
本廳2011年度共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咨詢2045次(其中網上咨詢167次,電話咨詢752次,窗口咨詢1126次)。
五、政府信息申訟情況
本廳2011年度未發生針對本部門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行政訴訟案和有關的申訴案。
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存在問題:(1)全省環保系統,尤其是縣級環保部門政務公開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關于環保法律、法規、政策和相關業務申請、受理的公開程度不夠,群眾獲取環保政府信息渠道不多。(2)對政務公開工作的投入、宣傳和相關業務知識培訓有待進一步加強。
改進措施:1、繼續抓好行政權力運行和保障規章制度建設,根據權力運行流程和廉政風險點,進一步細化有關操作規程和細則,確保權力運行的科學、有序、廉潔、透明。2、加強政務大廳、門戶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大力推進行政許可事項窗口受理、網站受理,增強權力運行透明度;加強政務公開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及時公開和更新政府信息,拓展與公眾互動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3、加強對二級單位、下級環保部門政務公開的檢查指導,在系統內部形成比較規范統一的政務公開機制。4、進一步加強對政務公開的監督考核,完善對系統內部政務公開的考核內容、評分標準和獎懲措施。5、進一步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加強與公眾和媒體的良性互動,規范和推進依申請公開工作。
七、相關說明與工作統計附表
(一)本年報統計期限始于2011年1月1日,截止于2011年12月31日,統計范圍限于省環保廳本部,未包括本廳下屬依法行使行政職權的組織。
(二)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統計表
附表一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條 |
6347 |
其中: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 |
條 |
5370 |
附表二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 |||
本年度申請總數 |
條 |
10 |
| |||
其中:1.當面申請數 |
|
|
| |||
2.傳真申請數 |
條 |
|
| |||
3.電子郵件申請數 |
條 |
|
| |||
4.網上申請數 |
條 |
8 |
| |||
5.信函申請數 |
條 |
2 |
| |||
6.其它形式申請數 |
條 |
|
| |||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條 |
8 | |||
|
其中:1.同意公開數 |
條 |
8 | |||
|
2.同意部分公開數 |
條 |
| |||
|
3.否決公開答復數 |
條 |
| |||
|
其中:1)“信息不存在”數 |
條 |
| |||
|
2)“非本本部門掌握”數 |
條 |
| |||
|
3)“申請內容不明確”數 |
條 |
| |||
|
4)“免于公開范圍”數 |
條 |
| |||
|
5)其他原因 |
條 |
| |||
附表三 咨詢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本年度提供服務類信息數 |
條 |
54 |
網上咨詢數 |
人次 |
164 |
現場接待人數 |
人次 |
1126 |
咨詢電話接聽數 |
人次 |
752 |
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8102 |
附表四 復議、訴訟情況統計表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 |||
行政復議數 |
件 |
0 |
| |||
|
行政訴訟數 |
件 |
0 | |||
|
行政申訴數 |
件 |
0 | |||
|
其中:對本部門首次處理不滿意的行政申訴數 |
件 |
0 | |||
附表五 政府支出與收費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收取費用總數 |
元 |
0 |
政府信息公開指定專職人員總數 |
人 |
41 |
其中:1.全職人員數 |
人 |
10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