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0205號提案的答復
- 索引號:430S00/2024-180385
- 題裁分類:
- 發布機構: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 發文日期: 2024-06-15 11:25
- 主題分類:
- 主題詞:
- 名稱: 對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0205號提案的答復
民建湖南省委:
貴委提出的《加強我省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能力建設》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結合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辦意見,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貴委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認真學習了提案,感到相關的分析和建議很中肯,將對進一步加強我省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是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各級各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等法律法規,堅持規劃引領,強化責任推動,狠抓工作落實,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規劃引領。經省政府同意,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湖南省“十四五”固體廢物環境管理規劃》《湖南省“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建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監管機制”“加快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設施建設”“增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能力”等主要任務要求,提高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能力,鼓勵工業窯爐、水泥窯企業協同處理陶瓷固廢、生活垃圾等固體廢物,建立健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監管及利用處置體系。省發改委印發《湖南省“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行動計劃》,以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工業副產石膏等為重點,在全省布局13個再生資源加工利用重點基地。同時提出“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工程”,積極開發和推廣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先進技術、裝備及高附加值產品,實施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級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
二、夯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根據國家要求,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交通廳印發《湖南省廢鉛酸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工作方案》和《湖南省廢鉛酸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工作補充方案》,建立規范有序的廢鉛蓄電池收集體系。省政府印發《湖南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將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列入交通領域設備更新重要內容,鼓勵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與動力蓄電池生產、報廢汽車拆解、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等企業加強合作,建設規范化回收服務網點,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產業鏈共建共享的回收網絡體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積極推進新能源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形成國內首個“以第三方共享回收平臺為樞紐的回收網絡體系+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標準規范”的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全產業鏈新模式,2023年產值規模已達到達到180億元以上。
三、開展示范創建。省發改委積極對接國家發改委,婁底市、安化縣、汨羅高新區、常寧水口山經開區、永興經開區等5個獲批國家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湖南省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創建工作方案》《湖南省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單位創建管理暫行辦法》,共創建三批示范單位(含8個示范基地(園區)、18家示范企業、28個示范項目),有效提高全省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我省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量,綜合利用率提升至85%以上,切實推動我省工業綠色發展。
四、加強政策支持。省政府出臺《支持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產業延鏈強鏈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辦發〔2021〕49號),明確“加大產業延鏈強鏈激勵力度、推動綜合循環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強化金融政策引導支持、完善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環保政策、理順行業管理體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等”等六個方面政策措施。省財政廳明確對政策實施力度大、產業發展好、稅收增長快的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產業重點市縣加大獎補力度。
五、優化產業布局。省發改委著力優化資源配置,形成以規范標準為引導、以稅收優惠為帶動、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的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新格局。培育一批有色金屬行業再生龍頭企業,帶動行業整體水平提升。開展國內外產業合作交流,引進資金、資源、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打造國家級有色金屬再生行業的頭部基地。
六、完善信息化監管。省生態環境廳自2021年起建成并運行湖南省固體廢物管理系統,印發《關于開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申報登記的通知》,督促產廢單位按年度在省系統開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貯存、利用、處置等全過程開展信息化監管。
下一步,我廳將會同有關部門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深入落實《湖南省“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要求,聚焦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農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五類固體廢物16項建設任務,積極開展“無廢園區”及“無廢企業”等“無廢細胞”創建,開展“無廢城市”創建,推動逐步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到最低的城鄉發展模式。
二是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深入落實《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等文件,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大力推動重點行業工業固廢源頭減量和規模化高效綜合利用,加快推進再生資源高值化循環利用,促進工業資源協同利用,著力提升工業資源利用效率。
三是完善綜合利用標準體系。推動尾礦、煤矸石、粉煤灰、冶煉渣等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標準研究,加快制修訂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評價、檢測等方面的標準,強化上游產廢與下游用廢之間的標準銜接,持續強化標準宣貫推廣和企業對標達標。
四是持續推進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督促市州積極開展建設,進一步謀劃儲備實施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梳理總結形成新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重大項目儲備庫,積極申報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對典型經驗做法和案例,將按程序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進行宣傳推介。
五是加強技術研發示范推廣。開展遴選并向工信部推薦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工作,加強供需對接,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領域規模化、高值化利用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推動資源綜合利用裝備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
六是強化財稅政策激勵。深化產融合作,充分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綜合運用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各類金融工具,推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