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0656號建議的答復
- 索引號:430S00/2025-005031
- 發布機構: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 發文日期: 2024-05-29 09:18
- 名稱: 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0656號建議的答復
李學松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改善華容東湖水環境現狀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并結合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利廳等部門意見,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我省高度重視洞庭湖及重要內湖生態環境保護
近年來,我省積極部署并推動《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湖南省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實施方案(2018-2025年)》《洞庭湖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攻堅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落實,突出抓好洞庭湖水環境整治五大專項行動、十大重點領域和九大片區綜合治理,出臺洞庭湖總磷攻堅財政獎補政策,爭取央省預算、專項債券等資金100余億元支持推進洞庭湖總磷攻堅,高標準推進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確保了洞庭湖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今年3月,湖南省、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方案》,提出八個方面29條具體舉措。
華容東湖是華容縣最大的內湖,也是洞庭湖重要內湖之一。在《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方案》《洞庭湖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攻堅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文件中,均明確提出要加強包括華容東湖在內重要內湖的控源截污工程和生態緩沖帶建設,治理內源污染,激活生態涵養功能。
通過各級各部門持續努力,我省洞庭湖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洞庭湖湖體和重要內湖水質持續向好。2023年,洞庭湖湖體總磷濃度下降至0.054毫克/升,較2015年下降了51.8%;華容東湖總磷濃度0.104毫克/升,較2020年下降了65.1%。
二、關于“加大對東湖水環境整治的資金和技術扶持”的建議
2020年以來,我省在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山水林田湖草沙試點工程資金等方面先后支持了華容縣東湖綜合治理工程、長江華容段入江干渠水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華容縣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整治工程、華容縣東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項目、東湖清潔小流域建設項目等,合計支持資金13368萬元,其中直接涉及東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支持資金達9568萬元。目前,我廳正在指導推薦華容縣藕池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申報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儲備庫。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也先后支持了長江經濟帶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治理、洞庭湖化肥農藥農業廢棄物整治、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及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測土配方施肥、綠肥種植、綠色防控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有效控制了東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
下一步,我廳將立足部門的職能職責,會同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持續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動東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加強岸上水下、河湖協同共治,部署或支持實施一批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項目。發揮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專家團隊的作用,加強對東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幫扶。二是積極支持和指導華容縣爭取國家、省級相關資金,按照資金使用規范和有關要求,加強對華容東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傾斜支持力度。加快推動已部署或支持項目的實施,確保盡早發揮環境效益。三是充分利用河湖長制工作平臺,提升河湖保潔監管能力,結合近期正在開展的河道保潔清漂集中行動,扎實做好東湖流域垃圾清理工作,有效改善東湖環境面貌。
三、關于“優化對東湖水環境質量的考核方案”的建議
保護好華容東湖,對當地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等都具有重要意義。華容東湖既是周邊區域的生產生活用水和重要納污水體,也是候鳥在洞庭湖區域的重要棲息地。同時,通過該區域的河湖、閘壩連通,東湖水體可與藕池河相連,并最終進入洞庭湖。按照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的總體思路和要求,推動華容東湖持續開展環境治理并加強環境監管十分必要。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洞庭湖區域15個重要內湖納入了地表水環境質量考核評價網絡體系,包括大通湖、黃蓋湖、珊珀湖、北民湖、華容東湖、南湖等。在確定各個內湖“十四五”期間的考核目標時,充分考慮了各地實際情況,多次征求地方意見并專題會商研究,最終確定華容東湖的考核目標為總磷濃度≤0.075毫克/升、其它指標達到Ⅲ類。“十四五”期間全省所有納入國家和省級考核評價的湖泊中,華容東湖是總磷濃度目標要求最為寬松的兩個湖泊之一(另一個是大通湖)。
下一步,我們將會充分結合東湖流域的環境污染負荷、治理工作進展等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華容東湖斷面在“十五五”期間的水質考核目標。同時,也會將您的建議和意見落實在具體工作中,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和項目安排時予以充分考慮。
感謝您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5月28日